
FCA news
前中信銀行行長、前建設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朱小黃發表演講
在剛剛結束的亞洲金融合作聯盟2016零售銀行發展論壇上,前中信銀行行長、前建設銀行副行長兼首席風險官朱小黃博士發表了題為“商業銀行功能革命”的演講,對商業銀行下一步將如何轉型提出了見解。
朱小黃認為,當前,商業銀行紛紛探索轉型方式,但所有的轉型都需要應對市場最現實的經營能力,這些能力決定了轉型的成功與否,所以功能革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觀念。
但在近幾年的轉型過程當中,在浮躁和功利的大環境下,還是出現了很明顯的偏差,如保險業的銀行化,銀行業投行化,投行公關化,證券業短期化,互聯網金融中介化等。這些偏差弄不好會葬送十幾年來銀行進步的成果。
朱小黃指出,從普惠金融的角度來看,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大眾滿意度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銀行零售業務,在功能建設上仍有許多缺陷。 隨著市場需求的發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有的銀行功能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已經捉襟見肘,具體來看,下以下幾方面局限已經凸顯:
第一,全球化市場導致銀行網絡能力的不足。我國各大銀行沒有在海外完全形成全球布局,而從銀行本身的功能來講,中小銀行也需要全球產品和其他能力的覆蓋,但其網絡、資本、財務能力都會受到局限。朱小黃認為,通過聯盟的模式或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渠道。
第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運用導致銀行物理網絡的局限?;ヂ摼W技術構成的虛擬空間是現實市場的延伸,物理網理論上無法覆蓋所有的區域和人群聚居的地區,但虛擬網絡對于尋找客戶卻無任何時空障礙,虛擬網絡建設怎么辦,這是一個新的問題。
第三,多種貨幣清算兌換能力。就零售業務而言,理論上一個銀行應該對所有的貨幣都具有兌換能力。這也是擺在中小銀行面前的一個難題。
第四,客戶服務需求的多樣化,尤其是個人客戶。我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之后性格化消費大量增加,需要銀行具有量體裁衣的個性化服務能力?,F在的中小銀行怎么樣適應這個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轉型的內容。
第五,風險管理的壓力日益增加。巴塞爾協議對商業銀行風控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風控能力建設決定銀行生存。
朱小黃表示,以上這五個需求變化決定了下一輪商業銀行轉型和功能革命的方向。這主要在于:
第一,以融資為主向支付為主轉型,完善強大支付功能。朱小黃認為,商業銀行沒有在支付方面下功夫,否則第三方支付不會有如此廣闊的生存空間。因此應把零售轉型作為一個戰略問題來考慮。
第二,從貨幣經營為主向服務業為主轉型。當前競爭日趨激烈,但是實際上并沒有根本上改善銀行金融機構跟客戶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在功能建設上應該強化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功能體系,而不是銀行自身安全嚴謹為導向的貨幣經營體系。
第三,從現場服務為主向網絡服務為主轉型。要建設網絡業務,網絡上有大量的客戶群體,銀行要提升自己的網絡能力,要建設完善網絡業務的產品、流程、風控、交流、交易、安全等這些功能。
第四,從經驗判斷的決策模式向以數據為基礎的模型智能決策轉型。智能化就是建立在數據基礎上,真正把數據運用得好,要建模,要計算,要產生智能化的結果。中小銀行也可以通過聯盟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由聯盟提供統一的智能工具,大家去共享,開發大家都能利用的智能產品,同時還可以減少人力浪費。
第五,要從大而全的綜合銀行向資源整合的功能銀行轉型。在功能建設上改變整體功能結構,加強功能版塊建設,通過模塊化提升綜合服務能力。例如,支付形成一個支付公司的功能,能夠完整承載;而且出于節省考慮,未來也可將某些功能外包。
第六,從為企業服務為主向為大眾服務為主轉型。既要普惠企業更要普惠大眾,銀行原來靠大信貸吃飯,應該變成靠大民眾吃飯。零售業務分散風險,占用資本的能力都有優勢,銀行應該以零售為主導。
第七,從規模銀行向價值銀行轉型,完善和提升輕資本業務功能。全球風險控制的趨勢,尤其是巴塞爾協議版本的不斷升級,中國經濟轉型的背景決定了規模商業模式的困境,銀行在功能上需要完善提升輕資本業務的能力,減少風險擔敞口。從擴大資產規模向提升資本價值的轉換更是一場深刻的革命。
朱小黃提出,目前,商業銀行在功能改造上可以做以下幾件事:
第一,支付手段實現徹底的移動性能,并挺進社區居民生活的細節和小額交易,從而提升支付能力。
第二,產品及風控、流程后臺的模塊化,例如,數據存放方面,中小銀行沒有必要自己搞大的數據中心,可以存放在其他數據中心。
第三,市場和客戶數據不僅用于分析市場,還要用于建模型和產品開發,通過實現智能化提升工作水平。
第四,在網絡上實現網絡下所有的銀行功能,最終實現在網絡上能夠開展所有銀行業務,成為一個好的虛擬銀行。
朱小黃最后用兩句話作為演講的總結:一個人不能只在事業上下功夫,而不關注自己的身體素質;一家銀行不能只關注市場份額,而不提升自身的功能。
(根據朱小黃先生演講內容整理,來源:亞聯咨詢)